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的家世并不出众,其祖父当年抓住机遇,用钱粮换取了一个五大夫的爵位,家中这才免于徭役。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当年拜访名师,在天文历法,哲学,黄老之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后来进京任太史令之职,在接触了众学派之说以后产生了要写出一部通史的想法。
但司马谈的愿望未曾实现就因病去世。
司马迁幼时居于龙门老家,后来又在父亲的要求下遍访各地,搜集古事旧闻,这为他后来写下《史记》打下了基础。
回到京城后,司马迁先任郎将,后来又继承父亲的官位,为太史令。
此时,汉武帝宠幸李夫人,恩荫其兄李延年。但是李延年的军事实力十分有限,德不配位,致使李广之孙李陵独自以五千军士迎战匈奴主力,最终力竭被俘。
汉武帝对李陵投降匈奴十分不满,在朝堂上历数他的罪过。众臣不敢反驳,纷纷附和。唯有司马迁提出异议,认为李陵情有可原,大义未灭。但汉武帝先前对李陵抱有极高期望,恼羞成怒之下,听不进去司马迁的建议,还将司马迁处以宫刑。
司马迁明白自己已经惹怒了汉武帝,即便是一死来保全大义,却再难以实现父子两代的愿望,于是他忍受羞辱,苟且偷生,写出《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讲述了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事。因为涉及当代帝王,所以史记这本巨著直到汉昭帝时才现于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