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起居注】 东汉 | 光武中兴<p>汉光武帝继位之后,下定决心对内外进行整顿,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p>
<p>对于封建皇朝来说,人口和土地是最严重的两个问题。西汉时候,兼并严重,奴婢豪强大族拥地千里,奴仆数万,和国家争财争税。西汉末期,上层已经认识到这些的危害,提出限田限奴婢的讨论,但是最终没有实施。</p>
<p>刘秀为了安定民心,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过程中,前后颁布六次释免奴脾、三次禁止虐杀奴隶的诏令。他称帝第二年,便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脾。诏日“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对于坚持拘执奴婢者,要以法律治裁。自建武二年至建武十六年,下了七次诏书。除此之外,还规定禁止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这些限制奴隶主暴虐和允许奴脾有自卫权的法律,显然大得人心,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比过去有所提高,有积极进步意义。释放奴婢的政策,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大大有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p>
<p>由于王莽所造成的动乱,以及之后连年的纷争,流民问题也成了东汉朝廷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历朝历代,实际上都是不希望流民产生的。在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流民的产生就意味着一批贫下百姓失去土地,被迫流亡,这不但可能产生不安定因素,其背后更是意味着地主豪强开始兼并土地。流民增多,直接影响税收和徭役的征发。</p>
<p>想要解决流民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土地,二是人口。社会混乱时期,地主会大肆购入田产,国家想要安置流民,就必须先在全国清查土地,搞清楚地主究竟隐匿了多少土地和人口。</p>
<p>为此,汉光武帝进行了“度田”和“假民公田”。</p>
<p>度田就是清丈土地,核实户口和垦田数目,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收入,而重要的企图是通过户口年纪检核,以控制和解散豪强武装,削弱地方势力。假民公田则是政府将掌握的大片无主土地,一方面赐给功臣,另一方面赐给“假民”或者是“赋民”耕种。接受公田的贫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向国家缴纳假税。东汉初期实行假民公田,目的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p>
<p>对于普通小民而言,在拥有人身自由和土地的前提下,在一个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区域,只要没有苛捐杂税,自身的经济就会很快发展,而国家的经济状况也会很快发展起来。于是刘秀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并将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并对偶尔发救济粮,以保障贫苦农民的最低生活标准。</p>
<p>由于国家的各项支出全都要农民来承受,所以对于连年战争所造成的的“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的问题,刘秀命令“司隶、州收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万,于是,“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其一”。建武七年三月,又下令裁省郡国都尉,停止地方都试,遣散地方军队“令还复民伍”。刘秀大刀阔斧精兵简政,对减轻人民兵投、摇役和斌税负担,是十分有利的。刘秀本人效法文帝,也以节约自持,身体力行,动如节度,紧缩开支。节约还被规定为汉制。</p>
<p>在以上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光武帝统治时期,不但重新建立了汉朝的统治,东汉的经济有所恢复,因此,人们称呼这段时期为“光武中兴”。</p>
<p> </p>
<p><a href="http://www.renrendonghua.com/filmlist"> <img src="http://ocs.21teacher.com/dir-image/2020/11/16/baa9e77137024ce2b1cb66bc870bf627.jpg" alt="中华上下五千年" data-v-0140052e=""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