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
秦始皇制定了各项制度,使得新建立的王朝有别之前的王朝。
在政治上,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设郡守,县设县令。这些地方长官的任命权力都在秦始皇手中,而并非是之前的世卿世禄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完善了中央的权力分配。
因为之前六国所用的语言、货币等都不相同,秦始皇废除了六国的钱币,统一推行秦国的方孔圆形钱,因为这种钱币每个都有半两重,所以这种货币又被称为秦半两。
各国所用的文字不等,所以秦始皇将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让李斯书写了相关的条文立在宫外。此后,各级官员的上书都必须使用这种官方文字。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样的统一,使得秦始皇政令能传达到国家的的基层,不会出现因为语言文字不通而造成延误的现象。
在表示身份上,秦始皇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皇帝自称“朕”,所下发的命令称“制、诏”等,因为自比功过三皇五帝,所以称为皇帝,设想自己是始皇帝,而自己的后代就是二世三世乃至万世。
秦始皇的统一,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成为后世效仿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