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自从白虎观会议加强了皇帝的权威之后,虽然频繁出现皇帝年幼,外戚和宦官争权的情况,但也因为皇帝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使得外戚和宦官相互牵制之下,无论那方掌权,都不敢直接废掉皇帝,在这段时期,诞生了中国继位年龄最早,也是所有封建王朝中继位年龄最早的皇帝,汉殇帝。
汉殇帝是汉和帝的次子,汉和帝年幼继位,朝政由其养母窦太后把持,在窦太后的默许下,窦氏家族势力快速膨胀。汉和帝亲政后,联合宦官打压窦氏,使朝政获得了暂时的安稳。
但前朝得意,汉和帝的后宫却频频出现问题。在宫中出生的皇子经常夭折,迫使汉和帝不得不将之后所生的皇子送往民间抚养。
前朝的巨大压力和后宫子嗣不丰两座大山压在汉和帝身上,使得这位皇帝壮年去世。汉和帝去世后,邓皇后急忙收罗民间皇子,打算另立新君。但这时汉和帝活着的儿子不过两人,长子刘胜身患顽疾不愈,邓皇后只能选择幼子继位,也就是汉殇帝刘隆,此时,他刚出生不过百天。
在邓皇后的主持下,刘隆在襁褓中继位,改年号为延平,其兄刘胜封为平原王。至此,刘隆成为东汉继位年龄最早,也是整个封建时代继位年龄最早的皇帝。
但是,幸运并没有一直眷顾这位襁褓中的帝王,继位两百余天后,刘隆悄然离世。因未过周岁,在古代仍属于夭折,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
刘隆的去世究竟是因为医疗技术的落后和幼儿抵抗力不足还是另有人祸历史未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刘隆继位后一月左右,清河王刘庆就国,但其子刘祜被邓太后特诏留于京师。
而刘隆去世后,邓太后立刘祜为帝,就是汉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