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设计师》
引言:今天,我们来看一篇影视概念设计师原浩杰的个人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准备入行的影视新人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概念设计主要从属并服务于CG行业,包括影视概念、游戏概念(早期称‘游戏原画’)动画概念、广告概念等,服务于导演、美术总监、视效指导等对剧本的解读,以画面呈现的形式对文字世界观还原,具有前期方向性、探索性职能。”
大家好(゚∀゚)!我是原浩杰~职业是一名概念设计师(影视/游戏)。极少写东西,近期结束了影视阶段的工作,结合四年剧组工作的总结,分享一下目前国内影视概念市场的现状,概念设计作图流程以及设计师需要具备那些能力,未来影视研发中对概念设计的要求、设计师如何突破瓶颈。
▲ 原浩杰参与的部分影视作品
当下影视概念市场现状如何?
毕业后随即进入剧组美术部门从事影视概念设计工作,四年以来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行业工作规范的转变。
影视概念设计目前存在于影视制作前期公司、后期特效公司以及剧组当中,剧组概念设计职位目前属于剧组美术下属部门,功能和价值局限于美术搭景范畴,受美术预算管控,不能使概念图的价值最大化,高品质功能性概念图价值依附于导演、摄影、美术、特效,设计师亦不能得到一张图应得的最大化回报。也由于影视制作行业集成度不高,前、中、后期的时间和空间上并无交集,公司之间合作也存在资源浪费,这里不多说,行业一直在改变。
剧组筹备阶段概念设计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是美术指导与导演以及各部门沟通的重要纽带,施工制作阶段对置景和道具亦具有指导性意义,随剧组工作的推进,概念设计工作随之减少,开机之后在职能上便慢慢退出,所以仍然属于前期工种。
▲ 3+2村落概念设计(游戏项目习作)
当下影视概念设计有哪些流程?
从早期数字绘画未普及时的线稿设计图,到前几年自己入行时接触的PS贴图绘制方式,再到今天3D辅助制作高品质功能性概念图,工业化趋势渐强,市场亦在转变。
PS贴图是以手绘加贴图为主,在视觉上表现潦草,单一使用photoshop创作,靠照片素材堆砌与手绘结合实现设计,受照片素材的透视、清晰度以及绘画能力的影响,这类图常常精度不高,仅能表现大致朦胧模糊的效果,通常作为大致参考。早期部分设计师比较追求油画印象主义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但在剧组而言实用性相对一般,这类图的优势是出图快,氛围感好,但在表达气氛感的同时没能准确的表现材质,固有色,待施工的结构、花纹细节等,各部门在实现设计上需要大量沟通洽谈,也有些不具像甚至抽象的手绘概念图,实际施工中遇到许多难以实现的问题,可能被推翻,沦为废稿。(如下)
▲电视剧《独孤皇后》概念图
▲ 电视剧《笑傲江湖》步骤+概念图
3D辅助功能性概念图完成度、准确度大幅提升,即作为可前期落地的导向,也可用于中后期制作,极大程度的模拟并还原影片成型后的最终效果,直观的帮助美术场景搭建,摄影打光机位,特效校色合成。帮助导演省去沟通成本,解决洽谈问题,形成工作规范,很大程度弥补了过去表达不清楚需要口头解释的麻烦,提高了实用性,迎合电影工业化发展对品质的提升要求,相信一部分导演会更加青睐与这类图的美术合作,相信也是市场的选择。
▲ 人类空间站模型步骤+概念图(习作)
功能性概念图制作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制作程序也相对繁琐、但方便量产与把控,设计师在3D中对每张图效果的可控性相对高,强大的建模与渲染引擎解决了透视、构图、光影等,足以保证各方面统一。需要设计师同时具备绘画素养、设计思维、较高的审美、丰富的2D/3D素材库资产积累,以及熟练使用多个软(例如:PS/Maya/3Dmax/Modo/blenderZbrush/SU/MD等),2D与3D有机结合共同完成,5项能力缺一不可。这些既需要2D设计师的绘画设计审美素养,又需要像3D设计师那样对软件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涉及一个极其庞大的知识体系。
绘画素养和设计思维的培训,从零开始需要至少五年甚至十年,审美提高、软件的掌握和素材库建立又需要3到5年的工作积累,工作中强度极大才能换回相对一般的回报,压力、辛苦可想而知。
所以,国内影视概念,目前是一个难易程度和劳动时间低于回报率的市场局面,这主要体现在很多成本预算极少的项目,既要高品质又要高效率,过去有的甚至要求一天三张图,可喻不可言。过去这种压力的不断灌输,使得许多业内工作多年的人,流出市场。时间跟品质总是成正比,也有少量一线项目会花接近一周时间打磨效果图,未来也许会更好。
未来影视研发对概念设计师有什么要求?
影视行业过去的概念图一般是指两天一张的草图,由于过于概念化。功能性不高,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电影工业化对品质的需求,上亿项目影视作品,尤其是高概念幻想类题材,缺乏前期高品质落地的概念图导向,极其容易失败。但反过来,前期概念做的充分且落地的项目,最终效果都基本不会很差。
行业早期,很多有经验的老美术几乎靠经验出施工图搭建场景,概念设计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不仅是因为概念图品质不高,也源于行业资金流动,劣质作品生产注重收益,制作经费有限,因此概念图制作过于追求数量,品质不高。
一线影视作品对概念图的重视程度随行业发展亦在提升,同时市场开始要求设计图有较高的实用性。目前部分大IP幻想类影视作品不惜花重金寻求国外设计师合作,一方面体现出概念设计对电影品质的影响力,也体现出国内设计师水平不足以满足行业顶尖项目的需求,这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快速成长,应对行业发展。
概念设计师遇到的瓶颈一般来自哪里,如何突破?
自己也刚从瓶颈期出来,其实也没有完全做到突破,工作几年之后绘画表现方面的问题会慢慢淡化,但仍然存在,遇到的问题多是设计思维和制作表现上的。
设计经验可以在项目中积累,思维方式更偏向理论性,这取决于你从事何种类型的设计工作,游戏中日韩Q版、二次元主观上形式好看是绝对的核心,功能次之,写实这一块影视游戏标准一致,主要还是客观落地、追本溯源,先功能后形式,同样需要大量翻阅文献,了解真实世界的运作,它们最终都能给观众带来可信度和代入感。制作表现上,主要是作图工具和表现形式,自己早期也是手绘+PS为主,难以处理宫殿之类复杂重复的直线结构,在《琉璃美人煞》项目中就遇到这个问题。后来学习了3D,这一切变得容易了许多。设计师执着于绘画艺术的情节相信很多人有,我也不例外,概念设计无法排斥工具的使用,也许别人会疑惑这是3D艺术家,工业设计师或者服装设计师的工作,但行业早已不是早期用一根笔刷画到底便可以满足项目需求的时代了。
概念设计、插画的意义越来越纯粹,也是设计跟艺术发展到极致的结果。概念设计卖的是产品,不是画作,没有导演关注图是如何弄出来的,未来人工可能也不被需要了,手绘、3D以及任何工具都是达到目的手段,这也是专业化趋势的要求,这将决定是否能够赢得市场,毕竟服务于影片的最终效果是根本目的。
3D+2D可以帮助绘画基础相对薄弱的设计师,更快的越过那道门槛并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工作之后可能需要重视自我提升,做擅长领域的同时不断尝试,影视、游戏、动画、插画、CG广告都是概念设计可以发挥领域。当然,核心能力(设计和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设计这里不过多谈论(゚∀゚),我自己不算努力型的只能说是潜移默化,积水成渊,业余时间我不会经常练习而是好好休息,很钦佩拥有那份执着热情的设计师。此外,思考、观察、认识真实世界以及理论知识同样重要。
虽然如今行业状态微妙,跨界、教育、出国成为身边许多朋友的选择,行业需要好的我们,我们也需要一个好的行业。
谢谢剧组,期待影视行业未来能够更好。再次感谢四年以来合作的美术指导老师、剧组同仁!感谢一起共事中给予我的帮助!